|
本帖最后由 慧宇居士 于 2020-6-24 03:54 編輯 《道德經》的主旨就是介紹“道”及其在世俗生活中的地位和應用。“道”這個名稱是不是最早出現在《道德經》中我不清楚,但是古今中外對“道”這個詞的解讀卻是各不相同。儒家文化中的天道說的其實不是什么天地規律,而是皇權正統性的代名詞。董仲舒的“天不變,道亦不變”中的天其實就是皇權。馬堅翻譯的《古蘭經》也提到了“道”,“那些不信道的人是火獄燃燒的材料”,把不信安拉,不信古蘭經稱之為不信道。不知道《古蘭經》原文中這個詞的本意是什么?記得在上個世紀末,廣安門一個舊貨市場看到一本《古蘭經》隨手翻了翻,里面的一些經文感覺是赤裸裸的暴力血腥。只是當時對古蘭經沒什么興趣就沒買,后來好后悔。以后看到的都是馬堅翻譯的古蘭經,感覺平和了許多。現在我們也把那些世俗生活中有良知的想法和做法稱為有道德。很顯然這些解讀與老子對“道”的闡述風馬牛不相及。 |
本帖最后由 慧宇居士 于 2020-6-24 03:56 編輯 我們都知道,天地萬物是由物質與精神構成的。在人類文明的初級階段,就有了唯物與唯心之爭。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為主,精神是物質的衍生物,是物質的反映,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生命死亡了,精神也就消失了,不在了,嗝屁著涼大海棠了。唯物就是說物質是第一位的,在社會生活中表現為財富。所以財富的多少就成了劃分階級的重要標志。當然在大講唯物的同時也必須強調精神的反作用,領袖的理論是保障社會進步的極為重要的先決條件。 |
我認為; 中華傳統文化,是有2個基本原則,并在, 這2個基本原則作用下,產生發展與變化 1;氣聚成形,形交氣感,萬物生焉【源于;太極圖說】 2;取象類比,以簡馭繁【源于;周易;系辭】 |
1;氣聚成形,形交氣感,萬物生焉【源于;太極圖說】 2;取象類比,以簡馭繁【源于;周易;系辭】 你能給解釋一下氣到底是什么東西?氣聚之前天地都有什么?還是什么都沒有?氣因何而聚?氣是什么時候聚在一起的?是在多大范圍內聚的?是地球?是太陽系?是銀河系?還是整個宇宙?所有這些東西都沒有說清楚就敢裂開大嘴亂說一氣。我看別叫太極圖說,干脆叫太極胡說得了。 “取象類比,以簡馭繁”。這就好比公司年終總結,各抒己見,夸夸其談。“你還取象類比,也沒見你拿出什么好的方案”、“你還以簡馭繁,整個前言不搭后語,一團亂麻,看得我頭都大了”。 就這些東西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兩個基本原則?你自己相信嗎? |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6-24 12:05 編輯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4 11:10 怨我,沒有把問題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 下面,就你所說的①,進行交代 1;氣聚成形,形交氣感,萬物生焉【源于;太極圖說】 說得是; 太陽、地球相互位置的變化! 引起,這個相互位置的變化的原因,就是我們現代所說;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即;客觀事物,在這個相互位置變化中,產生發展變化】 詳細說明;請參見 【原創】中華傳統文化基本理論“陰陽”今釋! http://www.yz-tygy.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722&fromuid=36065 (出處: 國學復興網) 2;取象類比,以簡馭繁【源于;周易;系辭】 說得是; 通過用四季的變化,說明世上,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 至于你說的②,請有時機時,參閱《皇極經世》 |
ab11bc 發表于 2020-6-24 11:46 你所說的這些都是物理現象,所謂位置變化,溫度變化,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些也只能引起物理變化,連化學領域都達不到,還妄圖來解釋社會生活與生命的奧秘,太不自量力了! |
其實唯心主義的出現比唯物主義要早得多,因為它畢竟來源于神學并且當時周圍的環境中也只有神學,經院哲學便由此而生,這就是西方哲學的初始。唯心主義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是神學的延續,神能創造一切,也能毀滅一切,離開了神,世界就不存在。當人們看到主觀唯心主義的弊端,就產生了客觀唯心主義。而客觀唯心主義的頂峰就是黑格爾哲學。精神從無到有發展到絕對觀念,人類文明成了一個自在自為的存在。這時人們發現這個自在自為的存在卻與現實格格不入,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就是黑格爾的“無”是純粹的無,黑格爾就叫它“純無”,與之相對的是“純存在”。黑格爾認為:純存在與純無之間并沒有區別,只是純粹的對立。在這個對立的過程中會發生變易,于是就有了實存,就有了思維的各種規定性。那么這個“無”是什么?黑格爾沒有說,他也說不清楚。也就是說黑格爾的思想體系沒有打好基礎,只是假設了一個思維的開端,是一個空中樓閣。所以當有人站在黑格爾哲學頂峰的時候發現無路可走了。但是老子的“無”就完全是另外一個東西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在老子看來,“無”是一個更為高級的東西,至于這個“無”到底是什么?老子沒有細說,這需要自己去感悟。我會在后面嘗試解讀這個“無”。 |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6-24 18:52 編輯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4 12:16 這位朋友,說得一點,沒有錯!!! 我是說了一些;物理現象!!! 可是,這些“物理現象”的內含是;四季(春夏秋冬)循環!!! 正是,這個“四季(春夏秋冬)循環”,才使我們這個星球上,自然、人生、社會,豐富多彩!!! 請問;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有獨立于 這個“四季(春夏秋冬)循環”之外 自然、人生、社會嗎? 或者說; 有不受時間(四季)控制,客觀事物嗎 所以,在目前,這個以科學技術為先導,形成的地球村,形式下 研究了解“四季(春夏秋冬)循環”規律【即,中華先祖說;道】,對自然、人生、社會的影響 我認為,是十分重要事情!!! |
ab11bc 發表于 2020-6-24 18:31 這位朋友站在地球的角度,說得沒錯。但是有兩點你考慮過沒有?一、人類文明來自于地外文明,否則幾千年的時間,人類文明也就是停留在黑非洲原始部落的水平。二、“道”不是地球智慧,而是宇宙智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的《道德經》源自于“古之善為道者”,這些人“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說的就是外星人。所以人類社會的進步,生命奧秘的把握離不開地外文明。 |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5 02:39 我所希望,看到的世界 是一個 人人平等、各盡其能、平安祥和 并為實現,這樣的一個世界,而盡自己一份力量 |
本帖最后由 chengz64 于 2020-6-25 11:06 編輯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5 02:39 你說“古之善為道者”說的就是外星人,不也是如你所說的咧開大嘴亂說一氣嗎?純屬臆測,毫無根據! 與其在一個錯誤百出的所謂傳世本基礎上進行毫無意義的糾纏,不如靜下心來,深入研究更接近《老子》原本的新出土文本. 如果依靠傳世本能解決問題,古人對古文的理解水平遠高于現代人,他們的智商不比現代人低,他們也更心無旁騖,如何還輪到汝等發現新大陸?從東漢以來,經邦濟世的《老子》已經逐步蛻變成道教經典了。如果不把《老子》文本的演變過程搞清楚,你所討論的“道”也就不可能是“正道”。 |
chengz64 發表于 2020-6-25 10:40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是老子對“古之善為道者”的描述,老子所謂的古代又得往前提幾千年,遠古時期的大智慧從何而來?你是不是認為老子在咧開大嘴亂說一氣? 伊斯蘭教對《古蘭經》極為重視,據說傳承了一兩千年沒有錯一個字。我們對《道德經》就沒有那么重視,一個版本一個樣。沒辦法,只有面對現實,把《道德經》所有的版本當做一個整體,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中找出自認為最正確,最合理的章句組合。有些人認定某一版本而否定其它版本,其實是固執己見,鉆了牛角尖。 |
我也說幾句!有個導師教導我說什么層面說什么道!我覺得很實在!作為意識形態下的道,即是理想追求,也是行為標準。這個理想追求和行為標準一直在左右著物質形態下的人類生活!這就是道的作用體現!看看王陽明的人生發展,似乎可以和老子有了一樣的感覺,那就是好像摸到了道! 不知道我這樣理解有沒有價值? |
東籬客 發表于 2020-6-25 13:44 老子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老子的“道”是最高的,統領一切的。你說的“意識形態下的道”不是老子的“道”。至于那個導師說的“什么層面說什么道”,除了“無為”境界的那個“道”,剩下的都是假道,偽道。因為在世俗的境界,一切都是相對的,就像《金剛經》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也是我們兩個人對這個問題看法的區別,以你那個“意識形態下的道”蒞天下,結果可能是鬼怪橫行,人妖顛倒。 |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5 12:14 鉆牛角尖的恰恰是你啊。 你既已承認《老子》版本的混亂,也認為應該博采眾長,這都是正確的觀點。問題是你在實踐上還是鉆了傳世本的牛角尖。你認真研究過新出土的幾個版本嗎?你從中博取了哪些眾長?起碼從你對道的理解上絲毫看不出來。 其實前面那位先生提出的關于道的第一個解釋(氣化流行)是正確的,那正是老子的本意,老子對此進行了很多論述。雖然那位先生并沒有從《老子》文本中找到根據。你不深入研究楚簡本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是沒辦法找到新的有用信息的。如果你囿于古見,即使看到了有用信息,也會當作錯字而忽略掉。 你關于“古”的認識也是片面的。“古”的范圍很大,有遠古、中古、近古,何必非要三千年?三百年也夠古的了。你也要習慣古人的托古手法,其實就是為了增加可信度,就像魯迅寫作時愛使用第一人稱,就像佛經中的“如是我聞”,未必真有其事。 就你引用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在西漢武帝以前都還是“微眇玄達,深不可志”,你認為意思是完全一樣的?這本是理解《老子》的重要一章,可惜早已錯亂不堪。你必須先撥亂反正。 當你能發現理順后的老子開篇寫著自己提出的“大道”,在結尾章對儒家的批判時寫著“小(細)道”時,你才能理解老子為什么要用“道”的稱謂。 |
chengz64 發表于 2020-6-25 15:36 你這就有點自說自話了,你根據什么說我是“在實踐上還是鉆了傳世本的牛角尖”?你如何看不出我“認真研究過新出土的幾個版本”?我對“道”的理解怎么就跟不同版本的《道德經》產生了關聯? 你同意ab11bc先生關于“道”是氣聚成型的觀點,那是你的事,我不想說什么。你說我“不深入研究楚簡本和馬王堆漢墓帛書本”就過于武斷了。 我對“古”的認識怎么就片面了?我說幾千年,你非要說三百年。其實商朝之前的歷史已經被人刻意抹去了,老子說的“古之善為道者”之說,其實已經沒有旁的佐證。我選擇相信老子,因為他說的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你在質疑什么?是質疑老子?還是質疑魯迅,釋迦摩尼?還托古手法?你想得太多了。 “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和“微眇玄達,深不可志”你看出了有多大的差別?哪個反哪個正?你怎么撥亂反正? 看你的年齡大概在30歲左右,剛開始研究《道德經》,怎么就學會先給別人扣帽子,然后再進行批判?是不是在大學時當過辯手?我勸你還是踏踏實實的體驗生活,真正把自己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感悟人生。 |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5 20:01 你還在妄猜。你如何“看”出我只有三十多歲?我快六十了。 我只說你認為古就要從老子時代再向前推3000多年的說法沒根據,我說你對古字的理解有問題,我的不難理解吧?這跟中國歷史有幾千年有何關系? |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5 20:01 看你的開場白,以為你是虛心的,沒想到你完全聽不得不同意見,葉公好龍啊。如果你真有水平,可以對我說的每句話進行反駁,沒必要歪曲理解,更沒必要暴跳如雷。感覺我們二人對中文表達的理解不在一個頻道上。 既然如此,就此別過,不復有言。 |
本帖最后由 慧宇居士 于 2020-6-25 22:09 編輯 chengz64 發表于 2020-6-25 20:27 都快六十了,怎么說話還這么不著調。 我一直說的是幾千年,是一個虛數,你怎么就認為我說的是3000年?你看,你先說我對“古”字的理解有問題,馬上又說“這跟中國歷史有幾千年有何關系”,沒關系那你在糾結什么? 思維分兩種,一種是邏輯思維,一種是跳躍思維。你大概傾向于跳躍思維,所以不適合進行哲學思考。 一般來說,具有邏輯思維的人適合當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作家,工匠等等。而具有跳躍思維的人則適合當政治家,商人,律師等等等等。一個具有邏輯思維的人絕對吵不過一個具有跳躍思維的人,這么多年來高校舉辦的辯論大賽培養的都不是具有邏輯思維的人,全都是一些具有跳躍思維的不講道理的家伙。 |
嗯!你慢慢悟吧!覺得啥時有共同悟了再溝通! |
東籬客 發表于 2020-6-25 21:57 好的,期待與你溝通交流。解讀《道德經》真的是任重道遠。 |
有理說理,有事說事! 把理說清楚,把事交代明白。現代的人,都有文化,自己會進行取舍! —————— 我們趕上一個好時代 這個時代是以科學技術為先導,形成的地球村時代! 在這個村里,有2百多位村民【即;2百多個國家組織】 這些村民,個個都在科學技術領域【科學技術;其實,就是對現實生活生產規律技藝的匯總歸納總結】,有著獨特見解 ------- 中華傳統文化,源于對現實生活生產現象的匯總歸納總結。此時的匯總歸納總結,包括兩個方面內容; 1;科學技術,2;人文思想 只不過,在以后的發展變化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形成一枝獨大的局面 換句話說,科學、人文,沒有同步發展。形成重人文,輕科技的蹩腳文化現象。 這個現象,其實是一種假象!在人文思想方面有成就的人,其科技思維水平也很高。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其科學技術被忽略 ------- 樓主朋友,你的帖子,我大概全部看了一遍! 應當說,樓主朋友在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造詣,對傳統文化,也有一些獨特的見解。 只不過,你的這些造詣、見解,是在人文思想基礎之上形成。 說句不太好聽的話,請樓主朋友,不要在意 你這些造詣、見解,要想得到2百多位村民的認可,還要吸取科學技術論文,敘述事情的方式方法,注重理論與實際相聯系。 請仔細領會;“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
當人們執著于自己對物質或者精神的理解時,其實他們看到的只是眼皮子底下那點事。 西方哲學的發展其實與西方醫學一樣,都是在迷茫中摸索著走過來的。西方宗教的上帝真主以及各路先知們,只是讓人們相信他們或他們的主是無所不能的造物主,能夠創造一切也能毀滅一切,卻不曾在文明的各個領域像哲學醫學上去給那些探索者指導迷津。而東方就不一樣,以老子為代表的極高的先進文明給我們揭示了生命的奧秘和社會發展進化的自然規律。還有以黃帝為代表的文明給人類介紹一套繁復超前的醫學理論,這個幾千年前的中醫醫學理論遠高于幾百年前的西方醫學理論。雖說《黃帝內經》中敘述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有些甚至是有些荒誕不經,以至于到后來中醫的路越走越窄。但黃帝畢竟采取了與上帝真主完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人類文明。 |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6 17:44 引;以老子為代表的極高的先進文明給我們揭示了生命的奧秘和社會發展進化的自然規律。 不知樓主朋友,通過學習,發現了怎樣的“生命奧秘”與“社會發展進化的自然規律” 能否具體介紹一下?看看我等之人,能否學習此文明? |
善是上天梯,德為長生本。 |
ab11bc 發表于 2020-6-27 06:34 既然你自己說,我的帖子,你大概全部看了一遍。那么我寫的關于中醫理論改革的文章一定也看了,你有什么看法?你不認為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奧秘”嗎?我的新中醫理論就來自于《道德經》。 “我等之人,能否學習此文明”?當然可以,很簡單,去刻苦學習《道德經》。你一旦讀懂了就會發現《道德經》實在是太高了,真的是傳承自地外文明。你還會發現,儒家的那些東西實在是太垃圾了,是用來蒙蔽老百姓的。 |
本帖最后由 慧宇居士 于 2020-6-27 08:51 編輯 張無屮 發表于 2020-6-27 07:15 在世俗社會中,善分為真善和偽善,于是就有“上善若水”和“善復為妖”兩種說法。德分為上德和下德,于是就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和“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兩種說法。在現實生活中,打著慈善旗號作惡的事還少嗎?那些高僧大德開豪車,養小蜜的也屢見不鮮。在世俗社會中,一切都是相對的。 無屮老弟別老在書房待著,該出去溜溜了。 |
本帖最后由 ab11bc 于 2020-6-27 13:20 編輯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7 08:11 哼~~~!!! 還地外文明呢 還是,先學習了解一下中國人;是如何科學,認識客觀世界吧! |
慧宇居士 發表于 2020-6-27 08:31 我目前只能管管自己,努力向(善是上天梯,德為長生本)推進,還無暇他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