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希望郭版能詳細地進行介紹。 |
乾坤客,秦伊人及諸位對卦序有研究的易友: 下面將我的研究成果詳細匯報如下: 一, 圓律 圓有兩個基本特征: 1,圓周率是一個近似的定數。中國最早記載的是周三徑一,至祖沖之給出三個數,一是約律,二十二比七;二是密率,113比355,中間數為祖率:3,1415926左右。西方記載的約率比祖氏早,阿基米德圓的三律之一,就已經記載了二十二比七這個率數。 我在研究通行本周易卦序中,找到了上經乾坤系與非乾坤系體數比是十一比七,下經巽兌系與非巽兌系體數比是十一比七,使我得出了,周易卦序作者是有意識地用圓周率律來排列他的卦序的認識。同時也說明,周易卦序可以一個圓。用體數表示,即上經十一比七,下經十一比七,分別是兩個半圓,合起來,就是一個整圓。 2,圓的另一個重要性質就是可分度計量的。即可以平均分度,又可以非平均分度。 平均分度,可將一個圓二分,三分,四分,五分,六分,…… 在將三十六體平均到圓的三十六位上,可以做到二分,三分,四分,六分, 九分,十二分,十八分。 周易卦序的作者運用了圓的分度,主要是平均分度,有意識地做到了二分,三分,四分,六分,和十二分。 上述,只要把三十六體依序排列到圓的平均三十六分度的三十六位上,就可以劃分出來。 |
運用十一比七排序,是周易區別于其他易如帛書易,京房易,先天易,的最本質的特點。 |
作業:請畫出這個周易卦序三十六體,占三十六位的圓圖來,再點出二分,三分,四分,六分的各節點。 |
本帖最后由 郭志成 于 2014-4-7 00:38 編輯 二,平均律。 孔氏法則看到的是一個卦對,卦數,陰陽爻數在上下經都不平均的卦序。 1,邵氏看到了三十六宮(體),得出了體數上下經是平均的結論。 孔氏的認識與邵氏的認識合起來,仿哲學家的哲學式語言來表述: 宇宙與它內部的全部物,都在絕對的不平衡與相對的平衡中跌宕。 邵氏后的沈氏,在邵氏的終點處,退了回來,竟宣稱周易卦序沒有用平均的法則。實在可惜了。 我的研究,是在邵氏法則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平均律的法則。 在周易卦序中,平均是隨處可見的。 2,鄭氏書僮在沈氏學中看到了,主卦上下經平均。主卦:乾坤坎離震艮巽兌泰否既濟未濟咸恒損益十六卦十體。上經五體,下經五體。我稱之為鄭氏法則。 3,從鄭氏法則推論,從卦(主卦之外的)四十八卦,共二十六體,必然也是上下經各半的,即上經從卦十三體,下經亦十三體。 4,從卦中,我們已經給予命名了的卦,如辟卦,除主體外的余辟卦四體,上經二體剝復臨觀,下經二體決后(無法打出)遁大壯。 余獨體四體,上經二體,頤大過,下經二體,中孚小過。余零重卦二體,上經一體隨蠱,下經一體漸歸妹。 5,依4推論,再余下的現在我們還沒有給出名目的無名卦也必然上下經體數平均的。 以上是從主卦從卦分類上說的。 從互卦的分類上也可找到許多平均的現象。 作業:請排出與周易卦序關系最近的一種互卦排列表。 提示:互卦表的排列是千變萬化的。要求排列出與周易卦序最接近的一種。 從這個表上可以看出: 1,互主卦(一二級互卦)十體,上經五體,下經五體;上經乾坤頤大過剝復,下經既濟未濟漸歸妹家人睽蹇解決后。 2,依1而推:互次卦(三*級互卦)二十六體,上經十三體,下經十三體。 3,從圖上還可看多種塊區中都是上下經體數平均的。各位自己找找看。 從陰陽爻數分類表上也有許多體現上下經體數平均的分類法。 1,十字架上卦十四體,上經七體,下經七體;十字架上卦為乾坤坎離四體,加上三陰三陽卦十體。上經乾,坤,坎,離,泰否,隨蠱,噬嗑賁;下經既濟未濟,咸恒,損益,困井,漸歸妹,豐旅,渙節。 2,依1推論:余下的卦,必然是上下經平均。 請注意:這里又出現了上經十一比七,下經十一比七。 請注意,這種分類法。將全部六十四卦分成了兩部分,十字架上的十四體在周易卦序中我稱之為柱卦,又稱為墻卦,十字架隔開的四個隅中的卦,在周易卦序中稱之為間卦,或床卦。這就為我的第七法則提供了依據。 |
三,陰陽律 陰陽律,是在李尚信先生研究的陰陽平衡論中發展而來的。李先生意識到了周易卦序中陰陽平衡現象,但他止步于三陰三陽卦體無法確定陰陽屬性的問題。反而提出了兩個特區說,對研究周易卦序的易友影響很大。我避開了李先生的特區論。在網上提出了:卦定陰陽的問題。重心是周易卦序的卦定陰陽問題。 泛泛而論,六十四卦的卦定陰陽法,是會有多種的。如邵氏先天易可說是以下爻定陰陽,下爻陽者為陽,下爻陰者為陰。京房八宮卦則是以上卦陰陽定卦的陰陽的。(京房卦表上是如此,我的研究認為,京房易是以上爻陰陽定卦的陰陽的。),對于周易卦序而言,易學者遇到了難題。有人說凡在上經的者都是陽卦,凡在下經者都陰卦。李先生提出了以序位數定陰陽的辦法,序位數為奇者為陽,偶者為陰。于是就有了特區論。 我認為,首先要定出卦的陰陽,然后才能定出體的陰陽。 過去認為很難,現在看來比較容易。 我的周易卦序定陰陽法是: 一,全陰全陽者,以全者定陰陽:乾全陽為陽,坤全陰為陰。這似乎是一個公理性的認識了。大家都會認同的。 二,陰陽爻數不同的卦,以少者定陰陽:少陽為陽,少陰為陰。這是系辭中給出的定性法則。用之于周易卦序,易界沒有異議。 三,三陰三陽卦為陰陽爻數相同者。分而二,主卦,以上卦陰陽定陰陽,這是沈氏已經認識到了的。非主卦,以上爻陰陽定陰陽。非主卦以上爻陰陽定法,則是我的發明。我的認識來源于我在走進伏羲中表述的,立體易模型的表達。從立體易模型上看,兩儀分類有三種表象,一是以下爻陰陽分陰陽兩儀,如先天八卦,二是以上爻陰陽分陰陽兩儀,如京房八宮卦,還有一種是以中爻陰陽分陰陽。我的認識,易友可以討論。但用之于周易卦序,則是很成功的。 如上述定卦的陰陽法,再定體的陰陽就很容易了。法則只是,以明卦陰陽定體的陰陽。明卦為陽卦則其體為陽體,明卦為陰卦,則體為陰體。就這么簡單。 現在我們來完下面的成作業:請用紅色標出陽體,用藍色標出陰體。數數看: 二分法:上經十八體,九體陰,九體陽。下經十八體,九體陰,九體陽。上下經陰陽平均。 三分法:每分中六體陰,六體陽。 六分法:每分中三體陰,三體陽。 與上下經分線垂直二分,兩邊三十二體陰陽相對,只有萃升至震艮四體陰對陰,陽對陽。 |
周易卦序排定,分三個步驟: 一是將六十四卦按變覆結成三十二對,分成三十六體。獨體八體,合體二十八體。 二是將三十六體分派到上下兩經,上經十八體,下經十八體。 三是將各體定位。 第一個步驟,古人已經做完了。 我們從第二個步驟開始。 根據前邊所述的圓周率法則,平均律法則,陰陽平衡法則,就可以完成第二個步驟。其余四個法則用于卦體的定位。 第二個步驟,我稱之為分堆;第三個步驟則可嬉稱之為是排隊。 |
補七樓: 3,陰陽爻數表(即父母卦包孕子女卦圖)中可作陰陽爻數為一三五與二四六分類(奇偶分類),一三五上下經平分,二四六上下經平分。 |
下面細說分堆。 依據自己提出的法則把三十六體分為上下經兩堆。是檢驗自己制定的法則的試金石。 |
乾坤客好!畫得不對了。 先畫圓,再分三十六度,度點與度點間為一位。在兩點間注明卦體。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4-7 06:37 編輯 郭老好:用點和弧段表示36體,本質似一樣。我這個工具用點表示字和顏色方便。好,我再用郭版的意思畫一個。 |
我收集有一個青銅圖片,是兩個半璧構成的一個合璧。左有三堆數點,上為7,中為30,下為9,共47點;右有三堆數點,上為11,中為25,下為11,共49;全璧合之為96點。 不知真偽。 沒在這臺電腦上,要不然就發過來了。 |
乾坤客案:周易三十六宮,郭志成先生稱為三十六體。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4-7 09:28 編輯 上圖為郭志成先生六十四卦三*級互卦系統圖示。 一級:乾坤既濟未濟。共4卦。 二級:大過、夬、姤;頤、剝、復;睽、解、歸;家人、蹇、漸。共12卦。 一、二級合之16卦。其余為三*級,三*級48卦。 下面是筆者曾經做過的六十四卦卦名分類互卦表,道理一樣。 |
乾坤客好! 14樓的圖基本可以了。兩個圖本質雖同,但在表示建構與陰陽平衡時則有差異了。 15樓回答:覆者是兩卦一體。變者一卦一體。已經合體就不需要分了。如屯蒙兩卦一體,屯為陽,蒙亦為陽,合體,屯蒙體為陽。 咸恒,咸為陰,恒為陽,咸恒合體,明卦為咸,咸恒合體以明卦定陰陽,咸為陰,則合體咸恒為陰,而不取恒為陽。 |
從現有材料上來看,郭版的這些通行本賦序法則,應該是最簡明的。 |
回16樓, 那個圖就是我以前說的父母包孕子女圖。我畫圖很困難。說給你,你畫吧。 這個圖是分七層的菱形圖。從上到下,一為乾,六陽卦,一;二層為五陽一陰卦,六個;三層為四陽二陰卦,十五個;四層為三陰三陽卦,二十個。五層二陽四陰卦,十五個,六層一陽五陰卦,六個;七層全陰坤,一個。把乾坤坎離畫在一條豎線上,與三陰三陽卦合成十字架。十字架把其余的卦分在四隅。 您用什么軟件畫圖?我找一找學學。 |
補答十五樓問:二分,你畫出來了,三分,在噬嗑賁后,剝復前,與乾坤與既未間畫一連線,再找決垢前,損益后間,將乾坤前,剝復前,決垢前三點連成一個三角形,三十六體就三分了,每份十二體。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4-7 10:19 編輯 19樓的互卦圖,不是我理想的互卦圖。 另,一級互卦是乾坤既濟未濟四卦,不是乾坤坎離。 乾坤客編輯了一下,請郭先生這個如何: 郭志成十六互卦表與京房序比較表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4-7 10:51 編輯 郭志成:父母包孕子女卦圖示意。 做得不一定好,如有錯請郭先生指出。 這一個是在電子表格中做好后,用電腦自帶畫圖工具畫出來的。 可以綜合運用多個軟件,平面幾何畫板畫圓比較方便。 該圖與古人所作周易陰陽升降示意圖應類同,只是每行排序規則不一。我也曾做過一個,在另一電腦上,有空也發過來。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4-7 16:15 編輯 這是我收集的卦序陰陽爻分析圖一。 1、除第四行的三陰三陽外,上三行與下三行上下軸對稱的兩卦是錯卦,左右軸對稱的兩卦是綜卦。 2、排序以多陽卦和三陰三陽卦為基準,以在通行本序出現的前后從內向外依次安置,明卦置于左側,上方無明卦者,暗卦置于左右兩側。 3、下方按第1的規則安排。 |
本帖最后由 乾坤客 于 2014-4-7 19:42 編輯 這是我建構原始卦序初構圖的陰陽爻分析圖 1、中間全部是父母卦,其他均為子女卦。 2、上下對稱者為錯卦,左右對稱者為綜卦。 3、三陽三陰卦,相鄰卦兩兩為錯卦。隨蠱、漸歸為自錯卦。 |
乾坤客好! 25樓上圖正是我畫出的父母包孕子女卦圖。也可稱為陰陽爻數分布圖。 27樓的圖很好,但為什么坎離多了一對?如何解說。 互卦圖編輯得也很好。如果再進一步就好了。提示: 將左第一列去掉。其余部分,從中對折,形成骨卦在兩邊,次為魂卦,中間為非主非魂的散卦。 橫向,乾對既,坤對未,坎離對否泰,震艮對咸恒,巽兌對損益。 最后形成一個八八六十四卦的方圖左半為乾坤系,右半為既未系的互卦與周易卦序對應圖。 |
三十六體圓圖,請您再改進一下: 您圖上的圓點都去掉。 畫兩個同心圓,兩圓間距1,2,3毫米都可。在兩圓線上分度,分度線與分度線間為卦體位。分度線,只須二分,三分,四分,六分線通過圓心,其余只畫在兩圓線上。不必穿過圓心。再按我說的體定陰陽的法則用紅標出陽體,用藍色標出陰體。色彩標在兩圓間的幾個毫米處。 畫出了這個圖,就很有意思了。 |